来源:东方资讯
3月22日,#每日核酸阳性4000人以上#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网友热议。
每日核酸阳性4000人以上登上热搜
(资料图片)
据健康时报3月22日报道,近期,来自上海、北京、山东、安徽等多地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于近日感染新冠,“以为自己终于挺进‘决赛圈’了,结果在3月份还是中招了。”一位北京居民告诉记者。“新冠没有消失,只是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刘珏告诉记者。
每日核酸阳性4000人以上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自3月3日以来,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每日报告核酸检测阳性数仍保持在4000人以上。
据健康时报报道,“感染过程基本和第一次感染一样,最开始是咽喉不适,当天下午开始发热,第二天退烧后开始嗓子疼、咳嗽,一周后转阴。”家住河南郑州的陈雪(化名)向记者表示,一月份已感染过一次新冠。“此次感染是因为家人首次感染了,在家人感染后的六七天才出现了症状,说明还是有一些抵抗力的,可能还是因为接触病毒太多了。”
在首次感染两个月后,家住郑州的陈雪(化名)再次感染新冠,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受访者供图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群体水平看,大暴发后6个月内一般不会再次暴发,但也有例外,如新冠病毒发生大的变异,从个体看,不能完全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免疫力较弱或免疫反应不持久的人群,包括有免疫缺陷、基础病等,另外还与进入体内的病毒量有关,如果一次性进入体内的病毒量大,也会更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赵卫提醒,考虑到目前叠加流感的形势,建议公众继续保持密闭场所戴口罩、勤洗手和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和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听从防疫部门的提示和指引,是正确应对的好方法。
中疾控通报:首次发现!
3月18日晚,中疾控官网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中疾控通报显示,2023年3月10日至3月16日,新发现38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其中1例BQ.1.2,2例XBB.1.11.1,13例XBB.1.5,2例XBB.1.5.7,16例XBB.1.9.1,3例XBB.1.9.2,1例XBB.2.3。其中XBB.1.11.1、XBB.1.9和XBB.2.3属于首次发现。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3月16日降至4917;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3月16日为0.8%(图1-1)。
图1-1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3月16日的4.9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3月16日阳性数降至194(阳性率为0.4%)(图1-2)。
图1-2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新冠病毒重组风险仍在
据第一财经3月18日报道,近期多项研究显示,冠状病毒的流行并未间断、不同奥密克戎亚型仍在同时传播,病毒依然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基因重组风险。基于此,要持续开展病毒监测工作、加快推动广谱疫苗研发并重点保护免疫脆弱人群。
世卫组织官网显示,在3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世界现在的情况肯定比大流行期间的任何时候都要好得多。
“我有信心,我们可以在今年内宣布,新冠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式结束。”谭德塞称,不过,目前还没到那一步。目前仍有超过5000人死亡报告。
近期,国内外的权威医学研究都显示,对于新冠病毒的关注度并未因流行度减弱而衰退。新冠不同变异株之间,乃至不同冠状病毒之间,仍存在合并感染的风险,并可能因为合并感染,出现新的毒株。
相关阅读
多省公布感染率,疫情的真相被揭开,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
为什么要了解感染率和感染情况呢?这样可方便我们掌握疫情的真相和实际感染情况,好为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冲击做好准备。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爆发,迫使许多国家采取紧急措施来控制病毒的传播。在疫情初期,由于许多国家没有足够的测试能力,因此无法准确评估病毒的传播范围和严重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信息被公开,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这种病毒的真实面貌。
在疫情初期,许多人都认为新冠病毒只是一种普通的流感病毒,不会对人类造成太大的威胁。但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病毒的危害性。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已经有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对疫情,但病毒仍在肆虐,人们对于疫情的认知依然存在误区。
近日,多个省份公布了本地区的感染率。据悉,各省份的感染率普遍高于人们的预期。以湖北省为例,据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省在2020年1月至2月的疫情期间,实际感染人数为68000人左右,而之前的官方数据只有30000人左右。这个数字的巨大差距,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类似的数据在其他省份也得到了验证,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疫情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我们严重低估了这种病毒呢?首先,这种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只需要一个感染者就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大量人群中。其次,病毒的潜伏期比较长,感染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就已经将病毒传播出去。
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这就是疫情的真相,不过好在重症率依然没有升高的迹象,大部分人经过居家康复之后,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很多城市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希望在下一波高峰,我们可以应对的更加从容。
最近,多个省份公布了实时的感染率,揭开了疫情的真相,这表明我们严重低估了这种病毒的严重性。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许多人认为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因为病例数和死亡率一直在下降。然而,这些数据可能掩盖了病毒在人群中持续传播的事实。
通过公布实时感染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一些省份的感染率已经达到了10%以上,这表明病毒在这些地区的传播已经非常严重。这些数字也揭示了我们在疫情初期对病毒传播范围的低估。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病毒的变异越来越多,这可能会导致目前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失效。虽然目前的疫苗在减少感染率和死亡率方面非常有效,但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我们需要考虑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种病毒。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测试和追踪病例的能力,以更好地评估病毒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其次,我们需要提供足够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采取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2020年底,新冠病毒突然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一年多以来,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对疫情,但疫情仍在不断扩散,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疫情的真相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多个省份公布了本地区的感染率,让我们看到了疫情的真实情况,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严重低估了这种病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