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宁晚报
海洋充满了无数的未知,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3月17日是国际航海日,央视新闻将镜头聚焦广西博物馆专题展“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合浦启航”展览),以直播的方式邀请全国网友们一同赏文物听历史。
广西博物馆讲解员罗丽诗(左)带领观众云逛展
(相关资料图)
广西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也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作为国内首个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常设展览,“合浦启航”展览共展出文物265件(套),在直播期间,广西博物馆讲解员罗丽诗带领大家云逛展,从一件件出土文物感受“海丝文化”。
“合浦启航”展厅以多层次的蓝色营造海洋氛围
走进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1971年于广西合浦望牛岭1号汉墓中出土的2枚金饼。金饼呈圆形,正面凹陷,表面分别刻有汉字“阮”和“大”,重量分别为249克和247克。由于金饼便于堆叠和携带,成为当时中外贸易流通的大额货币。经检测,这2枚金饼的黄金含量均达98%以上,可见汉代成熟的冶金工艺。
“大”铭金饼
“阮”铭金饼
那么,如果在汉代拿出这样一枚重约250克的金饼,究竟能买到些什么呢?罗丽诗举例说,专家曾根据历史记载进行推算,在西汉中后期,一枚金饼能买1250斤猪肉,或25匹布,或40只羊。若是买粮食,一枚金饼可买50石,而古代的一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100斤。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路线,还是文化交流、科技传播的路线。目前,考古专家已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发现中国汉代生产的铜镜和陶器等。西方的玻璃制造、采珠、宝石加工等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其中,玻璃是汉代海路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蓝色玻璃小珠串
淡青色弦纹玻璃杯
在“合浦启航”展览中,展出了不少合浦汉墓中出土的精美玻璃制品,如一件淡青色弦纹玻璃杯,造型简约,晶莹通透,宛若一汪翠湖。经现代科学技术检测,合浦汉墓中发现的玻璃既有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等地,也有来自地中海地区,可见汉代合浦港通过东南亚、西亚与地中海地区建立起间接联系,从而构成互联互通的东西海路网络。
目前广西考古发现最大的一颗汉代棱柱形水晶串珠
水晶、玛瑙、绿柱石等宝石原料和饰品也是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品。罗丽诗特别向大家推荐一颗棱柱形水晶串珠,广西迄今考古发现最大的汉代水晶串珠。由于合浦本地没有可开采的水晶矿石原料,棱柱形也不是中国传统的珠饰器形,因此专家推测它可能来自东南亚、南亚地区。
石榴石、玛瑙、紫水晶串珠
“这是我们开馆以来,观众最喜欢打卡的文物之一。”罗丽诗指向一件造型呆萌的胡人俑座陶灯,其灯座为裸形无服、深目高鼻,长满络腮胡子的异族人,只见他瞪着大眼、屈膝蹲坐,一副憨实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见证着一段历史,而今,随着广西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古老的海丝精神也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胡人俑座陶灯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陈蕾 (图片来源广西博物馆)
编辑 | 徐雪凝
校对 | 韦一璞
审核 | 张艳华
标签: